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名单劳动与节庆日辛德勒的名单的文化解读(3)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一个劳动空间,是犹太人隔离区之外的辛德勒工厂。纳粹军队1939年侵占波兰后,在占领地实施了犹太人隔离制度。《辛德勒的名单》前半部分的主场景

第一个劳动空间,是犹太人隔离区之外的辛德勒工厂。纳粹军队1939年侵占波兰后,在占领地实施了犹太人隔离制度。《辛德勒的名单》前半部分的主场景是克拉科夫的犹太隔离区(ghetto)。10区内的犹太人表面上有行动自由,但居住环境十分恶劣,缺乏生活必需品。11德国商人辛德勒在犹太人隔离区附近开办工厂,其首要目的是获取巨大的商业利润。他利用纳粹党人的身份获得了办厂许可,借助犹太投资人手里已被禁止使用的现金作为资本,再雇佣依照占领军命令无须领取酬金的犹太工人进行劳动。电影将股东们提供金钱的镜头和工厂机器开动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这个资本运作的过程借助工厂和机器的形象充分地图像化了。这位商人精明的资本操作令他的工厂被纳入战争工业体系,主要为军队生产汤锅、脸盆等军需品。他用工厂生产出的搪瓷制品交付给犹太股东代替股息,因为现金在犹太人隔离区被禁止流通,人们必须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换,这意味着:占有较多生活必需品的人能在交换中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同时,所有新招募的犹太工人都将经过劳动技能训练。

与此同时,影片还将这座工厂的筹办过程,塑造成一系列的公文流程。辛德勒要求犹太代理人从黑市采购德国香烟、巧克力、鱼子酱、轩尼诗酒等稀缺消费品,再以此贿赂纳粹占领军头目,换取各级官员在批准设立工厂的文件上签字盖章。电影将这一整套流程用一个平行蒙太奇段落进行了叙述,并在画外音中设置了辛德勒给纳粹官员的信件中冠冕堂皇的客套话,作为串联整个段落的声音。这个段落以公文流程和客套话的外观承载了官僚体系的刻板与僵化,并融入了“贪污”的隐含主题,为辛德勒在影片后面的情节里贿赂集中营指挥官做了铺垫。

第二个劳动空间是纳粹设立的集中营。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后一个步骤是,强制清空隔离区,将所有犹太人转移到劳动集中营,这个强制迁离的过程包含了甄别和就地屠杀的血腥过程。12集中营是为了强制劳动和种族灭绝而设立的,犹太人被按照性别分开,不能再像隔离区里那样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集中营之内,纳粹指挥官不愿看到任何他认为的“怠工”现象。在一个场景中,他用步枪毫无节制地杀戮,从而制造恐惧,“提升”了集中营里建筑工程的建造速度。另一个场景中,当他视察集中营金属作坊时,认为拉比的工作效率低下,于是准备枪杀他。他是以非常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速度”和“效率”为目标来进行管理的,而管理手段却是极端反文明的。劳动营里每半年一次的身体检查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仪式,它由德国医生负责,目的是甄别那些能劳动的和不能劳动的犹太人。按照集中营指挥官的说法,身体检查的目的是“淘汰”一批犹太人,以便为刚运送来的犹太人“腾出空间”。这种残忍的挑选是大屠杀的一个步骤,是一场以理性、科学和严密的行政手段确保实施的反人类罪行。

电影展现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场面,并把这个场面变成了辛德勒由纯粹的商人转向犹太人拯救者的转折点。1944年,集中营指挥官奉命焚毁一万具之前已被屠杀并埋葬的犹太人遗体。焚尸场上出现了一种高效率的机械工具,它的传送带发挥了处理遗体的效能。集中营被这个装置彻底塑造成了“工厂”的形象。而奥斯维辛是此类集中营里最为黑暗的一个,它被称为“死亡工厂”。这座特殊的“工厂”包含了那个年代所有现代工厂都有的建筑形式:厂房、仓库、高耸的烟囱和电动机械装置。纳粹组织和调配下的集中营如同批量生产商品那样批量屠杀犹太人,程序有条不紊,组织严密,管理部门的每个环节和每个个人都像庞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转轴。在那里,工具理性直接成为野蛮屠杀的帮凶,具体化为编号、表格、点名制度和一整套的屠杀手段,使劳动走向了它自身的反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述的“异化劳动”,在此以“劳动致死”的极端面貌出现。

这个劳动空间的特点还与种族主义语境下的卫生话语纠缠在一起,参与构成了影片中的大屠杀隐喻。集中营指挥官在接受调查,为辛德勒亲吻犹太女孩做辩护时,认为犹太人“就像是病菌”,需要时时提防他们。13这包含了典型的纳粹式的卫生隐喻。在纳粹德国时期的反犹主义意识形态中,犹太人被认为是不洁的、能够传染病毒的群体,纳粹时期的德国卫生话语中往往出现犹太人与病菌之间的关联性。14这种卫生话语同样关联到毒气室的内容,集中营会将毒气室伪装成公共浴室,将屠杀的过程称作“洗浴”。15而斯泰恩在集中营里会见辛德勒时,始终在挠自己的头皮,这是为了让集中营看守认为他的头上有虱子,以便获得不受打扰的谈话空间。这也并非剧情中的闲来之笔。它的特别之处是,电影里的犹太人利用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帝国卫生话语,将其转变为保护自身安全的策略。


文章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网址: http://www.ldbzsjzz.cn/qikandaodu/2021/0508/740.html



上一篇:浅谈诗经中内在的舞蹈艺术
下一篇:没有了

劳动保障世界投稿 | 劳动保障世界编辑部| 劳动保障世界版面费 | 劳动保障世界论文发表 | 劳动保障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劳动保障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