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维度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为推进高校制度建设、提升高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理念、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为推进高校制度建设、提升高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理念、保障、方法三个维度革故鼎新,以满足新时代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理念维度:实现立德树人,形成“三个共同体”

以“服务四为”为核心,形成“使命共同体”。课程思政建设要以“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新使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作为一个目标系统。以提升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的自觉认同与践行为落脚点,共同构成一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共同体’”。[1]全面深刻地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落实和细化“使命共同体”的责任,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研究体系,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课程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以课程育人为宗旨,形成“课程共同体”。思想政治论理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才能破解各自为政的格局,形成以育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评估,进而落实课程思政人人过关、课课过关。鼓励教师热情参与和积极实践,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到课程标准、深化到教学设计、落地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说课、听课、公开课、交流会、同行评价、教学日常管理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等,确保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共同育人的“课程共同体”。

以师德规范为标准,形成“育人共同体”。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工作纽带,克服专业教师队伍、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与思政工作队伍两条线、两张皮的现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共同体”。全体教师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为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承者和践行者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南与理论引导。培养精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化规律认识、理清实践途径,形成“育人共同体”。

二、保障维度:加强党的领导,做好“四个结合”

课程思政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关键是要指导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有机结合。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新载体,出台组织生活指导意见,指导教师党支部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共同打造有深度、有高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案例。[2]

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使教师更加自觉地做“四有教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将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纳入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体现在强化思政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落实、调整与优化,使每门课程凸显出育人功能。让课程的“思政味”浓起来,思政理论课“活色生香”起来,专业课“暖起来”,通识类课程“热起来”,有效地提高课程的融合度、创新度和可接受度。

课程思政与质量保障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有效发挥教育督导对课程思政的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职能。将考核评价落到实处,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多层面的科学分析,构建高效、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课程思政与教研科研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对课程思政内涵、价值和路径等研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内涵,在更高层次上为时代新人的培育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设立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科研课题,以研究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鼓励教师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视角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调研研究,对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开展信度与效度的调研,深刻揭示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及其存在的必然性,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实践品性和情境意蕴。


文章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网址: http://www.ldbzsjzz.cn/qikandaodu/2021/0126/488.html



上一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稿约
下一篇:系统论维度高校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实践研究

劳动保障世界投稿 | 劳动保障世界编辑部| 劳动保障世界版面费 | 劳动保障世界论文发表 | 劳动保障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劳动保障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