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的劳动与艺术生产(2)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无论是拉扎拉托对于非物质劳动的阐释还是哈特和奈格里对非物质劳动两种形式的分析,都有利于我们理解当下数字时代的艺术生产的丰富形式和特点。首

无论是拉扎拉托对于非物质劳动的阐释还是哈特和奈格里对非物质劳动两种形式的分析,都有利于我们理解当下数字时代的艺术生产的丰富形式和特点。首先,艺术生产的范围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而扩大,各种生产文化内容的劳动也成为了艺术生产实践。其次,拉扎拉托所总结的非物质劳动的特征也适用与艺术生产。艺术生产的产品如文字作品、观念、影像和其他象征符号和文化内容在消费的过程中同样不会被消灭,并且能够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本就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而到了数字时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区别也不再分明。最后,在哈特与奈格里总结的两种非物质劳动形式中,都可以看到艺术生产的存在,因为艺术生产既能够生产观念、符号、代码、文本、语言形象和图像,又能够激发起人的放松、满足、兴奋等情感,是一种既包含智力或语言,又包含情感的劳动。意大利自治马克思主义提出非物质生产概念虽不是为了专门研究文艺现象,却为观察数字时代的艺术生产提供了不同的维度。

2.2 免费劳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西方学者就开始把媒体视为生产场所,分析观众作为生产力和商品的功能。加拿大传媒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达拉斯·斯迈斯(Dallas Smythe)较早地注意到了传媒观众观看广告的行为是在为资本贡献劳动,并且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即使没有处在工作岗位上,人们的时间依然在被售卖。实际上,人们的所有活动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生产之中,生产和休闲的时间界限逐渐模糊。1986年,李文特(Bill Livant)和杰哈利(Sut Jhally)根据马克思的外部剥削和内部剥削的理论,在合著文章《观看即工作》(“Watching as Working”)中提出,“观看就是劳动,并且观看过程既是一种经济过程,也是一种价值创造过程”(Jhally and Livant 125)。当然,这个时期的观众还没有参与到媒体内容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仅仅是通过收听观看节目和广告为资本创造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观众变成了互联网用户,广泛地参与到了互联网内容的生产和流通之中,而更多的学者关注到了这其中涉及到的劳动过程,并提出了新的概念,如免费劳动。蒂齐亚纳·泰拉诺瓦(Tiziana Terranova)在《免费劳动:为数字经济生产文化》(“Free labor: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一文中首次指出:“免费劳动即文化的知识性消费转变为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在被愉快地接受的过程中往往遭受着无耻的剥削”(Terranova 37)。也就是说,当互联网用户自愿在在网络上观看信息、创造信息、分享信息和进行交往的同时,其劳动成果和个人信息在不经意间被资本的力量售卖和剥削。泰拉诺瓦将免费劳动的特点概括为:无偿,可享受的和受到资本的剥削。与有偿劳动相比,免费劳动不是工厂式的劳动而是游乐场式的劳动,劳动主体相对自由,还可以得到一定的享受,但这种活动仍然受到资本的剥削。特勒贝·朔尔茨(Trebor Scholz)也提出了类似的玩乐劳动(playbor)的概念,认为在互联网上的娱乐或创造性的无偿活动正在模糊劳动和玩乐的界限①。

免费劳动和玩乐劳动从政治经济层面,揭露了资本对互联网用户的剥削。资本看似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内容和平台,实际上却是在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创造力牟利,只不过这个过程一般并不会造成用户的痛苦,反而能够给他们以享受的感觉。从艺术生产的角度上来说,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进行艺术创作的技术、平台和资源,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发挥创造力,以各种形式进行艺术生产,比如在社交平台发布文字和影像等作品,对其他用户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视频网站上发送弹幕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实现了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但背后资本对这种艺术生产的剥削与控制不应被忽视。

2.3 数字劳动

数字劳动是在免费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加宽泛的一个概念。克里斯蒂安·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在其著作《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中提出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数字劳动(Digital Labour),将其概括为“一切涉及生产和使用数字媒介技术和内容的活动”(Fuchs 4)。福克斯也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观看、阅读、收听和使用等行为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为了商品。

此外,福克斯高度肯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异化和剥削等重要范畴的当代价值,在研究中回归马克思经典文本,结合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和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对劳动的理解,总结了工作(work)和劳动(labour)之间的区别,认为工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的、本质性的行为,而劳动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工作在特定的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工作和劳动之间的区别对于文艺创作活动依然适用,艺术生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存在,是一个普遍的活动,而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当艺术生产受到了资本的雇佣,成为了能够被资本剥削的劳动,艺术生产的产品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商品。这个阶段的艺术生产的产品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不得不受到市场的影响。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了一些一味迎合市场的口味,质量低劣的艺术生产,伤害了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艺术生产主体的创作过程也与以往不同,许多按字数获得收益的网络写手在资本的控制下沦为了流水线工人般的写作机器,被迫大量地、模式化地进行创作,丧失了艺术生产的主体性。


文章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网址: http://www.ldbzsjzz.cn/qikandaodu/2021/0508/734.html



上一篇:现实题材创作更要有真情实感电视剧花开时节热
下一篇: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小猴的劳动图像研究

劳动保障世界投稿 | 劳动保障世界编辑部| 劳动保障世界版面费 | 劳动保障世界论文发表 | 劳动保障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劳动保障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