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六个核心原理一个思想(3)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主题 在马克思确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唯物主义起点和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中,发生了所谓马克思思

三、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主题

在马克思确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唯物主义起点和无产阶级立场的过程中,发生了所谓马克思思想的“第一次转变”。这种思想转变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逻辑进程。在1843年10月抵达巴黎后,马克思对萨伊、斯密、李嘉图和穆勒等经济学家的著作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研究,其直接理论成果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是马克思第一次进行独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时所创作的重要文本,它表明马克思此时已有意识地要开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正如德国著名马克思学家费彻尔所说:《手稿》“本来就是计划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6](p36)。在《手稿》中,马克思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所开启的关于资本主义及其私有财产制度的总体批判,进一步推进到关于私有财产内在矛盾的批判。这一批判工作的深入使马克思触及资本主义的核心生产关系,即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手稿》中最具吸引力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手稿》通过剖析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提出了独到的经济学观点,并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阐述。

(一)国民经济学为资本提供了一切,却无法认识劳动的异化

马克思从“工资”范畴出发,考察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贫富分化。他分析了三种社会状态,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在“社会最富裕的状态,这个大致还是可以实现并且至少是国民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目的的理想,对工人来说却是持续不变的贫困”[7](p14)。面对这一现象,国民经济学的解释却总是陷入矛盾:一方面它承认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另一方面劳动者却仅能得到维系其生活的必需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制度下工人劳动的本质。国民经济学以私有制为前提,无法提出关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问题,也无法说明处于劳动中的、不断创造价值的工人却为什么总是贫困的。作为一门发财致富的学问,国民经济学关心的只是劳动对象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物质财富,这门学问能够为资本(死劳动)提供一切,却“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7](p54)。马克思则“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超越国民经济学的抽象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在他看来,“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7](p14)。这一“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就是异化劳动,即自身对立的或内在矛盾的劳动。

(二)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现代劳动之本质的异化劳动,具有四重规定:(1)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是一种异己对象的关系,即劳动者劳动得越多,他能占有的劳动对象(产品)越少,并越受劳动对象的支配。(2)异化劳动还表现为劳动本身,即劳动变成了不是肯定劳动者、让劳动者感到幸福的东西,而是成为否定劳动者、使劳动者肉体和精神遭受折磨的东西。(3)人本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为类存在物,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贬低为维持生存的手段。(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异化关系,每个人都成为他人谋生的工具,这种关系又引起阶级利益的冲突,工人对劳动的异化关系同时造成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

(三)私有财产(“资本”或“死劳动”)与异化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种种社会矛盾的真正来源

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死劳动与活劳动)之间的现实关系:一方面,“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另一方面,私有财产“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对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揭示使得诸如私有制、产品过剩、过度贫困等问题立刻得到阐明。同时,马克思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中得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7](p61)在这里,马克思围绕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以异化劳动为核心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批判,并使用了超越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话语。这标示着马克思开始自觉地进行一种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对接,并以此初步建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框架。实际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也自此贯穿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全部过程。


文章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网址: http://www.ldbzsjzz.cn/qikandaodu/2021/0613/758.html



上一篇:论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及其哲学价值
下一篇:马克思生命政治批判视域中资本与劳动的内在张

劳动保障世界投稿 | 劳动保障世界编辑部| 劳动保障世界版面费 | 劳动保障世界论文发表 | 劳动保障世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劳动保障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